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部,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居于上海、宁波、杭州、苏州等大都市的几何中心,是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地区。全区规划陆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现辖1个镇,拥有常住人口17.7万余人。宁波杭州湾新区是中国沿海地区十分难得的战略要地,两小时交通圈内可覆盖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周边同时拥有四大国际空港和两大东方大港,依托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正在规划的杭州湾跨海二通道、杭甬高速复线、宁波至新区城际铁路等大型交通设施,可直接与周边城市群实现“同城化”发展。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立项建设,2001年11月,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前身——浙江慈溪经济开发区启动开发。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慈溪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2009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战略决策。2010年2月23日,在整合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新区发展新的历史进程。
发展目标
按照省委“把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的战略新部署,面向长三角、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建设高水平浙沪合作示范区、高能级先进制造业创新区、高品位文化旅游引领区、高品质产城融合样板区,把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化产业名城和现代化美丽湾区,成为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功能高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标杆。
力争到2020年,产业发展基本实现质效并重,培育形成1-2个知名拳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700-800亿元,综合实力达到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前50名水平;创新能力基本实现区域领先,争取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高层次人才达到万名以上,创新指标在省内领先;城市发展基本实现多元融合, 产城融合格局初步形成,两城多组团初具规模,城市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基本建成湾区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旅游基本实现国内知名,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挥支撑作用,休闲旅游具备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的能力,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颇具知名度的休闲旅游胜地;浙沪合作基本实现常态长效,进一步主动接轨上海,全面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沪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区域合作交流的样板示范。
到2035年,随着浙江省大湾区跻身世界级湾区行列,基本成为杭州湾湾区经济的引领者。浙沪合作机制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典范,生产生活基本实现同城化。全面建成以创新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产值超过万亿元,产业实力国内领先。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基本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全面实现全域社会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常住人口达到80-100万,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成为“21世纪样板小城”和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
空间布局
按照“理水成网、塑塘成廊、筑湖成城”设计理念,全区布局“两带三轴三区”,形成产业、城市和生态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