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一些重大工程前期审批遇到堵点,如何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确保复工复产硬任务顺利完成?这是各部门面临的新问题。海曙区审批改革联合体(以下简称审联体)组织多方会商后,最终“拍板”,开通公共资源交易进场“绿色通道”,在招投标环节通过先招后补等创新举措,为一批项目落地抢回时间。“这是真正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举措!”曾参与议事的宁波市人民检察院第六部主任陆玉珍不胜感慨。
第一次接到邀请时,参会代表往往是疑惑的——审联体是什么?和政府内部协调有区别吗?大家会不会推诿扯皮?参加后,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每次讨论持续数小时,形式灵活、气氛热烈,各方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企业和群众的问题圆满解决。”陆玉珍说。
审联体的诞生,缘于海曙区政务服务办推行的各级领导干部“陪办制”。试行该制度后,服务效率一举提高近50%,但新的问题紧接而来——部分疑难问题涉及体制外环节,较难通过部门内部协调解决。由此,将政府和办事群众之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人士、专业人士等第三方力量纳入议事流程的审联体机制应运而生。
2019年4月该机制在全市首创,至今海曙区已开展审联体议事会60余次,协调解决类金融企业注册、拆迁征收信息注销等涉及“最多跑一次”深水区的改革障碍20余个。
针对农村牙科诊所设立问题,议事会建议政府调研农村闲置土地开办医疗机构的现状和需求,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护士执业延续的问题解决后,区卫健局率先认可鄞州、江北指定体检医院结果,并拓展至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更多地区,预计可惠及万余名医护人员……
疫情防控期间,众多招投标项目暂停,影响了项目推进,针对这一情况,审联体就直播开标、异地询标、免插介质系统开发等举措多次议事。“为保证招投标每个环节都合法、公正、公开,海曙区迅速召集发改、资规等职能部门和公证、律师等第三方力量启动审联体进行论证,当即打出一系列既符合法理、程序又大胆创新,真正助力复工复产的组合拳。”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该区一季度已完成工程线上招投标55宗,交易金额近34亿元。
审联体不同于政府内部协调会,主动引入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改革不仅是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还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自我加压”的有力实践,在解决当前群众反映的问题之余,能一定程度“倒逼”政府改革。
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海曙区将进一步完善审联体机制,聚焦“疑难杂症”、扩充第三方专家队伍,助力基层治理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