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大脑”科技合作举措不断:继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立暨首个县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后,最近又在“中国·慈溪”2017年智能制造论坛上,与中国自动化学会合作成立了“中国智能制造环杭州湾创新服务中心”。
智能引领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先人一步,在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我市在“工业立市、实业兴市”的实体经济发展中,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以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的3+3产业结构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慈溪制造向智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实现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新飞跃。9月中旬揭晓的2016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我市以81.08分列2016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I档第2名,其中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指标分列全省89个县(市、区)的第1、2名,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方面取得较大进步。1-8月,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转中向好”发展态势,市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93.5亿元,同比增长17.2%,市级实现规上增加值184.6亿元,同比增长11.1%,指标增速创近五年来新高;完成工业投资96.5亿元,增长16.4%,总量和增速均居宁波第4位。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引导搭台,突出政策引领。今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新政”,支持力度空前。今年8月初,市委《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定》,进一步吹响了“工业立市、实业兴市”的发展号角,号召全市上下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重塑慈溪发展新辉煌,提出了到2021年产业体系主要目标:智能经济总量占工业经济总量超过35%,形成2个以上千亿级产业和一批百亿级产业,4家以上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培育形成百亿、十亿、亿元企业发展梯队,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45%,初步形成以智能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体系,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县市级发展典范。接着,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人才新政”,进一步深化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重磅推出对于新入选本市“上林英才”计划的领军人才的“三个1000万元”政策,率先实行“3315团队计划”创业等比、创新减半的配套政策和对上级“万人计划”专家给予等比配套经费支持,省内首创企业人才评价机制等。9月上旬,市委办、市府办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智能经济的十条意见》,以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智能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居宁波之首;省内首创,差异化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中捷(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新材料产业园、航空产业园五大专业园建设,打造成为我市创业投资的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主平台。
我市先后被列为首批省两化深度融合综合示范区建设试点,以及首批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加快培育新动能,我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智能化和智能化产业”。作为传统制造基地,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的多重挑战和压力,我市选准新老引擎转换切入口,激发创新转型新动能。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的“四换工程”,在品牌经济、电商经济、新型外贸、新兴产业等领域创出“慈溪制造”新速度。浙江长华近五年来,以“制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为抓手,加快实现从生产制造向研发智造转变,既使产品成本比进口件降低40%以上,还使人均产值实现翻番。公牛集团是一家20多年专注民用电工领域创新龙头企业,从传统插座跨界向高端数码领域进军,在这个比插座更大的200亿元级市场中,公牛有信心再坐头把交椅。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勇站智能经济“新风口”。慈星股份注资打造全球首个毛衫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试点示范,列入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实现体验馆试营业。慈兴轴承“工业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应用示范项目”,成功中标国家工信部2016年工业强基工程,并连续斩获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和工业强基工程中标单位三个国字号桂冠。福尔达已拥有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系统、PEPS无钥匙进入系统、BCM车身控制系统、汽车智能照明等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的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能力,多项汽车智能化控制系统产品已成为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国产化“首选”,产值占比已达60%-70%。今年,我市墨西科技“石墨烯微片”、中大力德“机器人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等2个项目中标工信部工业强基专项,近三年共4个项目中标工信部工业强基专项项目,占宁波市总数的2/5。培育“1+X”的智能经济特色小镇,周巷小家电智造小镇成为省级特色小镇,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息壤小镇成为宁波市级特色小镇,观海卫智能家电小镇、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能装备小镇正争创宁波市特色小镇。
集聚创新,绿色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市有破有立,堵疏并举,强势推进“低小散”整治促产业提档升级。一方面,建立倒逼机制,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整治标准,即一律依法查处规范无照经营企业(作坊)、一律依法关停无安全保障企业(作坊)、一律依法责令污染严重企业(作坊)停产、一律依法拆除经营单位涉及消防安全、排污和结构存在严重隐患的违法建筑,确保整治工作见实效;另一方面,将掌起镇“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引导‘低小散’企业(作坊)入园集聚发展”立为提升典型,将逍林镇低小散行业消防安全整治的工作模式作为整治样板,发挥其示范作用,指导各地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创新整治工作的有效做法、路径和机制,全面推进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同时,全面升级市场主体,完成“个转企”168家;全年纳入“小升规”培育库企业180家,预计完成“小升规”企业100家以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按照2016年度汇缴数据测算,该政策将减免企业所得税额近8000万元。
我市还打出集聚发展组合拳,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围绕产业链优化和价值链提升,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合作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做优做大做强;结合实施“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优化行业企业组织结构;以5亿元为台阶,对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起奖台阶的工业企业,按超上年基数台阶每增加5亿元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上半年,我市产值超5000万企业284家,超1亿元企业134家,超5亿元企业13家;前百名企业合计产值311.9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比重达48.3%,同比增长21.5%,高出规上企业产值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