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如何擘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12月30日,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围绕“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这一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和举措。
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历史交汇点,宁波在大战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果。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GDP总量实现11985亿元,全国城市排名从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人均GDP为20752美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居全国城市第1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1位和第3位,成为国家战略中的“硬核”力量。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第1位。今年以来,宁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努力实现“两手硬、两战赢”,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8762亿元,增长1.9%,实现“二季红、半年稳、三季进”。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市委谋划了“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市委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把握“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发布会指出,市委全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的殷切期望,与省委对宁波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充分体现了争当模范的先进性、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发展战略的连续性。
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设定目标时,立足宁波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方位,作出“高水平”“高品质”“模范生”“先行市”等表述,就是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努力实现各领域全方位的全面过硬,用有说服力的宁波实践为“浙江之窗”“中国之治”提供生动范例。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时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肩负的重大使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也与我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奋斗目标保持同标准、同步伐。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是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延续和深化,其内涵较好地体现了宁波城市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强大的号召力,体现了一以贯之、锲而不舍的战略定力。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如何奋力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抓手和具体任务。
具体来讲,就是要建设“七个城”。一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科创中心;二是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基本建成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三是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路先锋,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贯通内外的国际贸易枢纽、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枢纽;四是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市域治理、民生服务和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全域化、高水平文明之城;五是建设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充分体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六是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完善,在全国全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当先锋、作示范;七是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推动整体民生福祉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率先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市民共同富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布会现场,市委宣传部、市委改革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市级部门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势领域科创策源地、加快推进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等主题答记者问。新华社、央广、光明日报等近30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